大腦決策手冊.jpg

《大腦決策手冊-現實成就非由學校測驗決定 


頭殼裡僅重1.3公斤的大腦,包含約150億個神經細胞

分成額葉、頂葉、顳葉、枕葉四個腦區 ,最主要的功能是使我們能「感覺」

例如觸覺、痛覺、溫覺、聽覺、視覺、嗅覺、味覺。

大腦也是智力、記憶、才能及感情的發源地。

大腦統合了我們的思考、計畫、煩惱、痛苦、思想、了解

記憶、語言、情緒、人格以及許多情緒的感受,甚至連我們自己的意識也包括在內。

另外,大腦亦是整個人體的控制中心,支配著各種功能

如循環、呼吸、消化、對外界反應,與行動。

 

那大腦對於我們的生活中到底有何功用

舉凡去大賣場要買五香、巧克力還是椰香口味的乖乖?

還是喜歡看犀利人妻,還是看夜市人生?或是哪些人常常打麻將會贏?

是該稱讚小孩聰明,或是稱讚努力對成績比較有幫助?

還是哪些投資可以賺錢,哪些股票會輸光你的錢?或是該怎麼賣業績才會越來越好?

這些問題都跟那顆僅1.3公斤的大腦有著絕對的關係。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你的腦袋瓜子是如何幫你做出決定?

還有我們要如何讓自己做出更好的決定?

讓我們在生活中變得更順利,不再為了錯誤的決定

損失了大筆的金錢,浪費了許多時間在懊悔當初的選擇。

 

其中有許多的主題都打破我過去的想法

讓我們知道原來對大腦的不解,讓我們發生那麼多的趣事及笑話。

《大腦決策手冊》前言中提到,誰說人是理性的?

無論是過去、現在或未來,人們不斷把自己理性化。

在古希臘時代,都圍繞在人是理性的基礎中,

因為人會思考權衡得失,所以人是理性的。

人會推論事理,所以人是理性的。人會運用邏輯分析,所以人是理性的。

人會發明研究,所以人是理性的。人會計算金錢,所以人是理性的。

而這也成為柏拉圖及笛卡兒哲學的基礎。

 

但透過一連串的實驗及證明,人在做決定時

通常不是很理性,尤其是關鍵或重大的決定。

一些很小的決定,往往可以很理性,

譬如一樣的泡麵,超商賣18塊,大賣場賣14塊

那肯定是去大賣場買。但有時候你去賣場的時間跟油錢

早就超過那4塊錢,這就是人的不理性。

表面上看似理性,但更深入去探究,會發現更多的不理性。

作者雷勒所說:「事實上,我們可不是天生就理性的動物。

而且剛好相反,我們的腦袋其實是由一團亂七八糟的網路所構成

這些網路來自不同部位,而且其中有很多都跟情緒產生有關。」

任何人在做決定時,腦袋裡都是情緒氾濫的

而我們的決定往往都被這些情緒所影響。

即使你想要用理性去分析出一些端倪

但你還是或多或少的被看不見的情緒衝動偷偷影響。

畢竟人是有感情的動物,而不是冷冰冰的電腦。

 

作者雷勒提到「分數不代表決策能力」

裡面提到美式足球(NFL)的球探相當重視四分衛做決策的能力。

聯盟也要求每位參賽球員都要接受「汪德里克智力測驗」

那是一種簡易版的IQ測驗。聯盟及球探關心球員的IQ

是出自於他們覺得比較擅長處理數學和邏輯問題的球員

比較能在球場上做出正確的戰術決定。

這樣看來似乎很合理,因為傑出的四分衛需要

牢記100種以上的進攻戰術,以及數十種不同的防守陣式

賽前四分衛還要花好幾個小時去研究對手的比賽錄影帶

而且必須把這些研究心得活用在球場上。

這的確需要較高IQ,也因此當隊上四分衛的IQ

低於電腦工程師的平均25分時,球隊就會有些不安

並會影響球員被選秀的順序,甚至是球員前途。

但德州大學明星四分衛楊恩只拿到6分,比一個清潔工的平均15分還要低。

這也讓許多球隊看扁他,公開質疑他是否有能力在職業球壇闖天下。

但最後他卻成為職業界的佼佼者。另外還有幾位已經在名人堂的球星

他們的分數是14分、22分、15分,而且這些人不斷再打破記錄。

反過來,也有幾位分數高過35分的球員

也都是年度選秀的前10名,但在職業連盟中卻表現不佳。

諷刺的是這些人表現不佳的原因卻是臨場決策能力不佳

說明了這個IQ成績與球員的表現之間沒什麼關聯性。

最主要的原因是「在場上決定傳給誰是最好的選擇」

與「解決數學問題的IQ的分數」大不相同。

這些明星球員給我們一個重要的啟示-「現實並非測驗」

 

這讓我有些感觸,前陣子我阿姨又來問我,她兒子的事情。

他兒子在國中時被診斷出有學習障礙,成績很不好。

但我朋友認為,是因為學習障礙導致兒子成績很差。

但我並不認為這是主因,因為他兒子對天文非常有興趣。

每次聽她兒子跟我說天文時,都發現他那種專注的神情。

九太行星的大小、特性、組成、大氣,甚至是衛星的數量都一清二楚。

當我們一起去山上乘涼時,他就開始跟我們上天文課。

手一比就開始說,這是仙后座,這是獵人座,這是…

我總是搞不懂他是怎麼看出來的,更看不出來他哪裡像是個學習障礙的小孩。

我想這就是一般父母對分數的迷思。

是現實重要,還是測驗重要?我跟阿姨說,台灣漫畫界的翹楚

最近出了個人第24本畫冊《大家都有病》的朱德庸先生

也是一個有學習障礙的人,但他對社會人與人之間

的觀察及深入的刻劃是大家有目共睹的。

還有主演《不可能任務》的超級巨星湯姆克魯斯

竟然也是學習障礙者,卻完全不影響他在好萊塢一哥的地位。

還有發現物競天擇說的達文西、交響樂大師貝多芬

英國首相邱吉爾、美國發明大王愛迪生、童話文學家安徒生

NBA籃壇巨星魔術‧強森、國際鬼才大導史蒂芬‧史匹柏

新加坡總理李光耀…等數不完的傑出人物都患有學習障礙。

這就是最寫實的「現實並非測驗」

我們很難單憑一項理性的測驗

去推翻讓人類有許多偉大成就及創作的源頭-「情感」。

我跟朋友說,或許你的小孩現階段無法達到考大學的成績

但這不表示他日後沒有自己的一片天。

尤其他現在已經找到自己的在天文領域的興趣,而不是漫無目標的無所事事。

要是現在用一般的國英數來壓迫他學習,逼他一定要考上大學

那可能扼殺了他未來的出路。大學可以考兩年、三年

但人生的志向可以堅持十年、二十年、三十年到一輩子。

身為父母是不是應該不再以單一的學校分數

來評斷孩子的未來。從長遠性及現實性來看

讓孩子在興趣中學習及成長,反會讓他們有更寬廣的一片天。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大腦 犀利人妻
    全站熱搜

    andyliv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